本文作者:访客

#每周天文名词#近现代天文学家赵却民

访客 2025-07-24 14:04:35 65695
#每周天文名词#近现代天文学家赵却民摘要: #每周天文名词#赵却民(1899年10月30日—1982年12月12日)是我国近现代天文学家,出生于湖南长沙,他是我国现...

#每周天文名词#赵却民(1899年10月30日—1982年12月12日)是我国近现代天文学家,出生于湖南长沙,他是我国现代天文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主导构建了新中国高校最早的天文学教学体系。1923年,赵却民本科毕业于雅礼大学,此后在多处任职。1936年,赵却民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天文学。1938年归国后,在中正医学院、广西医学院任物理系主任。1941年后进入中山大学,正式投身于我国的天文教育事业,1947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成立,他担任系主任。1952年,中山大学天文系与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并入南京大学,成立南京大学天文系,赵却民任系主任。赵却民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江苏省天文学会理事长等职。他翻译了许多英文著作,著有《为人类服务的天文学》等著作,并编写了《普通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十余门课程讲义,涵盖球面天文、轨道计算等领域,培养了新中国首批专业人才。他于1962年发表《书经日食时代考》,验证《尚书》记载的“仲康日食”发生于公元前2137年,为后来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关键的天文依据。图像来源: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