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馥莉如何引领娃哈哈重返辉煌之路?
宗馥莉败了!
就在昨天,有关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生前留下的18亿美元离岸资产案再次在香港开庭。根据开庭裁决,“驳回被告的上诉许可申请”,并维持原命令。换而言之,宗馥莉败诉。更让宗馥莉头疼的是,最近一系列负面声音,已经严重影响到娃哈哈的正常运营。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小编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是宗馥莉,该如何带领娃哈哈重回正轨?
破财免灾,尽快结束争产官司
不管宗馥莉愿不愿意承认,这场“争产官司”拖不得、也打不起了。
拖得越久,对娃哈哈的伤害就越大;拖得越久,对宗馥莉的处境就越不利。按照目前的节奏,如果真要将这场官司打下去,很可能会演变为旷日持久的“闹剧”,事态将愈发不可控,最终伤害的还是宗庆后的形象、娃哈哈的生意,以及宗馥莉自己。
如果我是宗馥莉,将尽快结束这场官司,破财免灾才是最理智的选择。对于我等老百姓来说,这将花费一笔天文数字;但对于宗馥莉来说,这笔钱也仅仅只是数字而已。并且,掏出这笔钱兑现父亲当初的承诺,相信能够让宗馥莉从大众那里得到更多的感情分。
人设转型,走下云端、接接地气
必须承认,宗馥莉是懂营销的,也懂流量的。
想当初,宗馥莉亲手“导演”了一出现实版“长公主归来复仇”的短剧:14岁开始隐忍布局,40岁正式反击;驱逐小三收归继承权,以退为进登顶铁王座……在这部短剧里,汇聚了接班受阻、遗产争夺、股权纠纷等各种要素,宗馥莉“大女主”的人设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但是,现实毕竟不是短剧,宗馥莉也不是爽文女主,没有超能力buff。
如果我是宗馥莉,这次的“大女主”营销马上叫停,而是进行“人设转型”。多走一走终端,多跑一跑市场,多拜访拜访经销商。对于曾经就任娃哈哈公关部长的宗馥莉来说,这些并不难;难的是需要她走下云端,多接一接地气。
千金买马骨,去挖顶尖的产品经理
在过去的十年里,饮料市场迭代升级,行业新贵层出不穷。在没有新爆款的情况下,娃哈哈其实一直在吃老本,从老产品一直吃到老情怀。
当前的娃哈哈,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品牌老化、产品老化,一直没有真正让人信服的产品经理。解决完闹心的官司之后,宗馥莉的当务之急其实是重塑娃哈哈的产品体系。事实上,自从宗馥莉上台以来,娃哈哈几乎没有推出任何新品。借口可以随便找,但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如果我是宗馥莉,就去农夫山泉和统一挖人,开出对方没法拒绝的条件,为娃哈哈打造年轻化升级版的新产品。
留住“娃哈哈”,做好“娃小宗”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不管付出怎样的努力,为了“娃哈哈”品牌都是值得的。
GYBrand 2024年数据显示,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AD钙奶的酸甜、营养快线的浓郁、绿皮火车上的那瓶矿泉水,这些情感连接是花钱也买不来的无形资产。只要能守住“娃哈哈”品牌,娃哈哈的业绩稳定性就能得到保障。
如果非要另起炉灶,“娃小宗”也不该怎样简单粗暴就拿出来,直接给经销商发“通牒”。如果我是宗馥莉,针对“娃小宗”将给出系列的规划,打破人们的山寨认知。这方面,其实可以学习一下当年加多宝的经典操作,广告语可以直接复制——“陪伴中国38年的国民品牌改名娃小宗”,再砸下重金冠名当下中国最火的综艺节目,完成消费者认知的平移。
坐守不动,2025年“不折腾”
仔细算了算,自从宗馥莉接手娃哈哈之后,闹出了不少大动静。在宗馥莉的“铁腕”策略下,宗庆后留下四大辅政大臣,砍掉了;年销300万以下的经销商,砍掉了;原来娃哈哈员工的各种福利,砍掉了……除了引发员工的维权事件,宗馥莉还与昔日的老臣们闹的很不愉快。
如果我是宗馥莉,一动不如一静。安安静静发展,平平稳稳接班,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要急着再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娃哈哈,不要将过去好的坏的有用的没用的传统都一刀切。找回过去的“家文化”,这个娃哈哈的“根”和价值观,给自己的员工多一点温情;给予经销商足够的支持和耐心,而不是制造恐慌和压力。淡化在美国长大形成的价值观,融入中国的人情社会,不是一件坏事。
一直以来,娃哈哈的联销体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先款后货的模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娃哈哈的资金压力,经销商持续承压,再加上品牌更名,将会对这种模式产生巨大冲击。之前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娃哈哈的营收或将保不住400亿;而一旦真正全面启动“娃小宗”,明年的日子肯定会更难。某种程度上,娃哈哈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stwujin.com/news/524.html发布于 2025-09-28 15:05: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金融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