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心选购!浓烈塑料味手机壳可能不安全

访客 2025-07-27 15:26:35 52201
小心选购!浓烈塑料味手机壳可能不安全摘要: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网购消费越发便利,不少设计新奇美观的网红...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网购消费越发便利,不少设计新奇美观的网红手机壳流入网购平台,因其价格低廉,貌似性价比高,受到人们的欢迎。

然而,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新买的手机壳拆封后散发浓烈刺鼻、经久不散的塑料味,甚至有报道认为这些异味可能源于医疗废物的二次利用,导致苯等有害物质超标,长期使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这一说法是否合理?手机壳的异味究竟从何而来?

一、手机壳的异味可不仅仅是“塑料”的味道

新买的手机壳有刺鼻气味,通常源自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醛等。这些物质常见于劣质塑料或回收料中,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释放。

1.劣质塑料或回收废料

个别黑心厂商为降低成本,会使用简单处理,甚至未处理过的工业废料、医疗废物经过二次加工制作成手机壳。这类材料未经过严格处理,会残留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

2.塑化加工剂

手机壳生产过程中会添加塑化剂等化学物质,劣质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可能超标,产生异味。
3.印刷油墨与胶水部分彩印手机壳使用含苯油墨或劣质胶水,也是异味的重要来源。

闻到这种异味是否中毒,取决于吸入或接触的时间长短。长期接触和吸入这些物质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影响儿童发育,也会导致使用者慢性中毒,乃至增加致癌风险!

二、“医疗废物二次利用导致苯超标”这一说法合理吗?

1.医疗废物回收利用的现状

医疗废物通常会由医疗机构交由专业的回收机构进行处理,理论上不会流入社会塑料回收渠道。但现实中,不排除少数厂商违规使用医疗废物生产日用品,其中也包括手机壳。

2.苯超标的可能性

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易燃、易挥发,有强烈致癌性和致畸性,一般存在于劣质塑料的塑化剂中。若手机壳使用回收医疗塑料,且加工过程不规范,极易导致苯超标!

3.如何判断气味可能有害

正常合规的塑料一般不会有刺鼻的味道。若出现,则建议立即放弃,或交给有关机构检测鉴定,不要试图自己解决。

4.长期使用的健康风险

短期接触这种废弃塑料生产的手机壳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的身体反应。长期接触苯可能损害造血系统,增加患癌风险,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三、如何挑选安全可靠的手机壳?

1.购买时关注材质

在购买时,建议选择TPU复合材质、食品级硅胶或液态硅胶等环保材料,而避免选择廉价PC或PVC材质。

2.购买时关注品牌

优先选择有质检报告的正规品牌,避免买到“三无”产品。

3.购买后关注气味

若购买后发现手机壳有强烈刺鼻的气味,建议立即放弃使用,最好进行退货。正规合格的产品是不会出现这个现象的。

4.低价劣质产品风险高

廉价的手机壳更可能使用回收材料,如果担心,可将手机壳送至相关机构检测鉴定。

5.避免使用过度装饰的手机壳

彩绘、镶钻、毛绒等工艺加工可能会使用含苯的油墨、胶水。相反,款式简约的手机壳更安全。

四、谨慎选择手机壳,健康永远在第一位

手机壳作为日常贴身用品,安全性不容忽视。虽然“医疗废物二次利用导致苯超标”的说法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生活中仍需注意。

劣质手机壳确实存在健康隐患。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提高警惕,优先选择环保材质、正规品牌的产品,避免贪图便宜而牺牲健康。

若发现新手机壳异味浓烈,建议立即停用!必要时也可送去相关机构进行专业检测。只有坚持科学选购,才能让手机壳既美观又安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