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女子体内取出20厘米活虫,只因频繁用这种方式吃烤肉

访客 2025-07-22 15:47:40 63174
女子体内取出20厘米活虫,只因频繁用这种方式吃烤肉摘要: 近日,湖北的王女士(化名)因反复腹痛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从她体内取出了一条长达20厘米的活蛔虫!医生判断,感染源很有可能来...

近日,湖北的王女士(化名)因反复腹痛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从她体内取出了一条长达20厘米的活蛔虫!医生判断,感染源很有可能来自她常吃的生菜卷烤肉。相关话题引起热议。

据媒体报道,58岁的王女士最近反复腹痛,已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家人劝说下,她前往湖北十堰市人民医院就诊。

在肠镜探查过程中,医生发现一条正在蠕动的长条形寄生虫。检查医师根据形态学鉴定,确认其为一条蛔虫成虫。医师使用活检钳将该蛔虫完整取出。经测量,该蛔虫长达20厘米。

△为避免不适,对蛔虫进行了打码处理

经后续仔细检查,其体内未再发现活虫。手术后,医生给予口服药物驱虫治疗,王女士的腹痛症状明显缓解。在追查感染源时,医生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王女士近期频繁食用“生菜卷烤肉”。

医生直言,许多人认为生菜包裹着烤肉,既解腻又健康,但恰恰是这个习惯,可能为蛔虫感染埋下巨大隐患。未经彻底清洗的生菜,很可能附着有肉眼难以发现的蛔虫卵。当这些菜叶未经高温处理直接入口,虫卵便有机会进入人体,在肠道内孵化成虫,引发蛔虫病。

我国每年约3万人因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就医

除了未洗净的生菜,其实还有很多食物生食后可能引发感染。此前有媒体报道,游客任女士(化名)一家在顺德品尝鱼生后,数月内多人出现持续发烧、嗜酸性粒细胞飙升50倍的异常症状,一度被怀疑罹患白血病。经过辗转多地求医,最终揪出了“真凶”:肝吸虫感染!

还有一位王先生(化名)从1年多前爱上“网红生腌鱼虾”后,隔三岔五狂炫生腌。但是,生腌终究还是把王先生放倒了。“腹部隐痛、食欲明显减退、极容易出现腹泻、全身没力气。”王先生说。后来经过化验,他被确诊患上“肝吸虫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方式日益多样化,一些人开始猎奇尝鲜,生食、半生食的饮食方式日益盛行。一到夏天,鱼生、生腌等美食大受欢迎,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无数食客更是热情“打卡”尝鲜。然而,看似极致的美味背后,却潜藏着触目惊心的健康威胁。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3万人因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就医,其中生食水产、肉类导致的病例占70%以上。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类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品而感染的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感染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食物被感染期寄生虫、虫卵或幼虫污染,因误食进入人体而感染;另一种是食物本身就含有寄生虫,因生食或半生食而感染。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带绦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是当前我国广泛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其分布范围广、所致病症重、疾病负担高。这种病如果只是轻度感染,常常无症状,很多患者会表现为慢性过程,感染后逐渐出现疲劳、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但如果引发此病的华支睾吸虫大量繁殖,则会引起胆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是肝胆管癌和肝癌的重要诱因生物。肝吸虫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它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沼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淡水虾。人们常因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淡水虾而感染肝吸虫。

并殖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在宿主肺部寄生或体内各脏器间移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猫、犬、猪等也能感染。人感染肺吸虫病后可出现咳嗽、胸痛、铁锈色血痰、胸膜病变、皮下包块、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寄生于脑部可形成脑内多发性囊肿,出现剧烈的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头颈强直、失语等症状。

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蝲蛄(寄生在鳃、肌肉等处)等。生吃或半生吃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都可能导致肺吸虫病。

带绦虫病

带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可以引起人类带绦虫感染。带绦虫体形扁平,可长至6米以上,身体有节,呈白色或浅黄色。猪带绦虫感染到脑部、眼睛或脊髓则会引起剧烈头痛、失明、抽搐和癫痫发作,并且可能致命。

带绦虫病的中间宿主为猪和牛,囊尾蚴多寄生在猪和牛的肌肉、肝脏、脑等器官内,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牛肉可能导致猪带绦虫病或牛带绦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指由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寄生于人体内引起的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为主要特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其幼虫主要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急性头痛、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导致脑膜炎、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残,健康危害极大。

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寄生于鼠类,福寿螺是常见的中间宿主,一只螺中可能潜伏1600多条幼虫。人们食用了未经煮熟的或生的含感染期幼虫的螺、蚌、牡蛎等贝壳类、蛙类、蟾蜍及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等,就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这些“舌尖上的陷阱”,不宜生吃

猪牛羊肉

为了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不少人喜欢生吃猪牛羊肉。但这样吃真的很危险!生肉里很可能含有旋毛虫、绦虫、囊虫、弓形虫等。

其中,牛带绦虫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出血和肠穿孔;猪带绦虫可能引起失明、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乃至死亡;弓形虫则可能造成‌胎儿畸形、流产、神经系统损伤‌或‌严重器官病变。

淡水鱼、虾、蟹、螺

淡水鱼虾蟹螺携带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管圆线虫等,生吃、腌吃或醉吃都存在安全隐患。早在2017年,肝吸虫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致癌物,可在人体中存活长达30年,会导致胆囊炎、胆管炎、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发胆管癌。管圆线虫会导致视觉损伤、失明、脑膜炎,严重可致死。

深海鱼

不少人认为海鲜没有寄生虫,其实海洋动物身上也有寄生虫,比如异尖线虫。一旦感染就有可能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甚至破坏消化道穿破肠壁,导致胃肠黏膜出血溃烂。最可怕的是,目前对于异尖线虫暂无特效药,只能靠胃镜人工钳出。

水生植物

除了肉会携带寄生虫,水生植物也可能携带。布氏姜片吸虫的传染媒介主要是水生植物的根块和茎,例如荸荠、菱角、茭白、莲藕等。吃荸荠、菱角时,如用嘴直接啃,容易感染。

科学饮食,远离寄生虫

远离餐桌上的寄生虫病,要这样做:

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新鲜食材。在食用前,应观察产品是否有不明异物和正常色泽,组织按压是否有弹性。

2.处理水产需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切生熟食品所用的刀和砧板要分开,不可混用。

3.改变生食、半生食肉类和水产品的饮食习惯,吃火锅、烧烤时,一定要涮熟、烤透。

4.吃生鱼片的时候喝高度酒、蘸芥末、吃大蒜均不能有效杀死鱼肉内的寄生虫。

5.有生食或者半生食习惯的人群,一旦出现疑似寄生虫感染的症状要及早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央视网、澎湃新闻客户端、广州卫健委微信公众号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