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熬夜、腰背酸痛?你的救星来了,这味中药超有效→

葛根,又名粉葛,是我国岭南地区居民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葛根味道可口,常用作煮汤的材料。南朝著名医家陶弘景的著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
关于葛根来源的传说很多,其中一则是这样说的:相传名医葛洪在江苏句容修道时,发现山里长着一种青藤根,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适逢有一年瘟疫流行,葛洪便将这味本草的作用告之当地百姓,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于是,后人就把此植物叫作“葛”。
细解本草
葛根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浙江、河南等地,一般春种冬收,多生长在山坡、草丛等阴湿之地。
中医认为,葛根入足阳明胃经,是其引经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根同时具备了升阳、解肌、生津的功效,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葛根之所以能够“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关键在于其“起阴气”的作用,“起”字代表葛根具有搬运的作用,犹如抽水机,把地下水往上抽,灌溉干枯、炽热的土地,而人体内的胃属于阳土,在夏季容易化热伤津,胃热时则易出现呕吐、身热等不适,津伤则易产生口渴。津液在进一步消耗的情况下,也会影响血液对于经脉的滋润,以致出现肌肉酸痛不适的情况,故在夏季腰背酸痛的情况下可以用上葛根。
并且,葛根的外形与人体的肌肉形状相似,肉中有丝,如人体肌肉中的肌纤维一样,中医有一种认识本草的方法,叫取类比象法,指将两种表面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本质上的共性联系到一起。比如,在中药学中,由于花朵多生于植物的顶端,所以它的药用功能多是治疗人体上部的疾病,故有“诸花皆升”之说。葛根因为外形类似肌肉,其肉质又与肌肉的肌纤维外形相似,因此中医便用它治疗肌肉酸痛不适的情况,本草古籍中将这种作用称为“解肌”。
葛根随其用量不同,作用也不同。《药品化义》中记载:“若多用二三钱,能理肌肉之邪,开发腠理而出汗,属足阳明胃经药……若少用五六分,治胃虚热渴,酒毒呕吐,胃中郁火,牙疼口臭。或佐健脾药,有醒脾之力。”也就是说,葛根多用可发汗解表,少用则可开胃散火。
活用本草
葛根用于食疗中,一般有3种做法,即蒸食、作为汤料和作为甜品材料。在岭南地区,葛根多在夏天食用,如葛根马蹄甘蔗水、粉葛煲鲫鱼、葛根煲筒骨等,食材搭配均利用其“起阴气”的特性,先为人体补充足够的“地下水”,以便供葛根“搬运”之用。但脾胃虚弱、肝肾不足者不宜过量食用。
葛根煲筒骨汤
【材料】鲜葛根50克,猪筒骨500克,姜片5片,蜜枣3~5枚,盐适量。
【做法】葛根去皮、洗净、切块;猪筒骨洗净后用热水烫去血污,然后再过清水洗净;把葛根块、猪筒骨、蜜枣、姜一同放入锅中,加水没过材料,大火将水煮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生津养阴的功效,对于因暑天出汗较多所导致的食欲缺乏、口渴明显者特别适用。
老母鸡煲葛根汤
【材料】鲜葛根50克,老母鸡500克,火腿10克,党参5克,姜5片,蜜枣3~5枚,料酒50毫升,盐适量。
【做法】葛根去皮、洗净、切块,备用;老母鸡洗净、切块,过热水后备用;把葛根块、鸡块、火腿、党参、姜片、蜜枣、料酒放入砂锅中,加水没过材料,大火煮至水沸腾15分钟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补气、生津止渴的功效,对于长期熬夜、用脑较多的人群特别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