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近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发布"银河系迷你巡天"专题研究成果,以迄今最灵敏的观测能力揭示了银河系内超高能伽马射线的壮丽图景。这一系列发现为探索宇宙线起源、传播及极端天体物理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标志着人类进入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研究的新纪元[1-6]。 图1 银...

火山喷发不会“加热”地球,反为地球撑起“人工遮阳伞”?

2025年6月17日,印度尼西亚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大规模喷发。火山灰柱冲破万米高空,灰尘与岩石碎屑纷纷落下,一把灰色超级巨伞自地心撑起,瞬间笼罩了大半天空。 印尼当局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火山警戒,数个村庄居民被紧急撤离,弗洛勒斯岛毛梅雷机场关闭,多家航空公司前往巴厘岛的航班被取消或延误。 与此同时,...

干旱之下,谁更能活?叶片习性和树高是关键!

当干旱席卷森林,树木纷纷枯死,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它们生存背后的秘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对一场2019年的极端干旱进行了“树木生存大调查”,终于揭开了两大关键生存法则: 图1 研究树木死亡风险和多种潜在影响因子关系的假设 · 生存法则一:常青是硬道理 落叶树看似聪明...

什么是地磁暴?专家解读:地磁暴不是真的“爆”

最近,一条“太阳爆发耀斑,或连续3天发生地磁暴”的新闻引起很多人关注。到底什么是地磁暴?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块巨大的“磁铁”,地磁场就是围绕在地球空间的磁力线。通过对太阳以及地球周围空间的探测,我们发现,太阳在不断向外释放粒子。当太阳上的黑子区域发生爆发活动之后,太阳会释放出更多粒子。这些粒子可不好“...

传统山脚调查难识“家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或被低估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全球变化团队汪诗平研究员等联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监测中心等国内相关单位和企业,在珠峰绒布河流域开展的山地植被调查中发现,仅依靠山脚基带采样会显著低估山体生物多样性,误差幅度达13.5%至54.8%。 他们创新性地采用山体完整垂直带采样设计,结合样线法和样方...

揭开赤山湖灌溉工程的神秘面纱 · 前世今生(上)

自三国吴赤乌年间 (公元238~250年) 孙权遣兵修浚赤山湖至今 这座古代人工湖泊 已走过1700余年的历史 赤山湖这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水域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见证了古代灌溉技术的智慧与辉煌 还记录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随着时光的流转,如今的赤山湖已从单纯的农业灌溉角色中走出,...

揭开赤山湖灌溉工程的神秘面纱 · 前世今生(中)

自三国吴赤乌年间 (公元238~250年) 孙权遣兵修浚赤山湖至今 这座古代人工湖泊 已走过1700余年的历史 赤山湖这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水域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见证了古代灌溉技术的智慧与辉煌 还记录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与人口的增长,赤山湖及...

揭开赤山湖灌溉工程的神秘面纱 · 前世今生(下)

自三国吴赤乌年间 (公元238~250年) 孙权遣兵修浚赤山湖至今 这座古代人工湖泊 已走过1700余年的历史 赤山湖这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水域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见证了古代灌溉技术的智慧与辉煌 还记录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进入新世纪,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科学治理的推进,赤山湖迎...

研究发现:环境教育让村民更懂“生态存折”的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森林、河流、土地(绿水青山),它们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金山银山)。这种财富不只是风景好看,更是它们提供的“生态服务”,比如干净的空气和水、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把这些生态价值转化成能让老百姓受益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