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竿见影”到“巨表观天”:中国人“捕捉”日影的奇迹

圭表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其发展历程贯穿了中华文明的数千年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先民立杆测影的原始实践,到商周时期制度化的土圭测影;从汉朝制作精密的铜表,到宋代暗室观测的技术创新,直至元代四丈高表的巅峰突破,这一古老仪器的技术演进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渐进式发展,更折射出中国古代...

这座位于句容西南,红色的山,你去过吗?

在句容的西南一隅,有一座宛如大地遗落的红宝石般的山峦——赤山。这座山不仅以独特的类“丹霞地貌”令人称奇,更承载着跨越数千万年的历史与文化,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赤山的形成,源于数百万年前的一场炽热狂欢。熔岩冲破地表,肆意流淌,待岁月冷却,火山灰覆盖四周,为山体披上了一层鲜红的外衣,赤山之名...

绝美“银河大片”即将上演!手机拍星空,比你想的还简单

7月盛夏,升至天空最高点的银河,将在午夜前后,呈现如科幻大片式的“落九天”壮观景象;7月,艳阳似火,太阳也将开启盛夏演出:当地球通过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7月4日年度“最小太阳”将上线,7月8日,在低纬度地区的公众还将看到“立杆无影”的现象。 夏季银河大片上演 “在阿坝红原草原,‘银河落九天’的景象壮...

太阳燃烧“损耗”引力?影响地球运行吗?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个枯燥的问题,如果没有科学兴趣或科普情结的朋友,对诸如此类问题不会感兴趣。回答这种问题,我知道看的人很少,但作为科普作者,尤其是偏向天文的科普作者,见到如此问题就忍不住还是说一下。 物体引力大小遵循牛顿万有引力公式:F=GMm/r^2,其中F为引力大小,单位为N(牛顿);G为引...

青藏高原阿里地区不同物种粪便中甾醇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500m,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由于其高寒缺氧的环境,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且人类活动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过程,人类如何适应青藏高原这样的极端环境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冰芯、树轮...

揭秘地球的调色板——彩色丘陵之谜

嘿,小伙伴们,你们听说过彩色丘陵吗?这可不是什么童话世界的奇观,而是真实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彩色丘陵的神秘面纱,走进这个地球的调色板吧! 一、彩色丘陵,了解一下! 彩色丘陵,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彩虹一样绚丽的山丘。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甘肃张掖、新疆五彩滩等地。当你站在这些丘...

秦岭中段北麓农耕地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可蚀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作物秸秆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有机肥,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诸多学者针对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大多进行的是单一秸秆混入的效果研究,对于黄土高原农业区典型作物秸秆混入及其导致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可蚀性的季节变化影响的研究依然有限。因此,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探索热带草原的谜团:仙女圈的奥秘与科学进展

仙女圈(Fairy Circles)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主要分布在中非和南美的热带草原上。这些神秘的圆圈通常出现在干旱季节,形成了一系列大小不一、排列规则的圆坑。仙女圈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将介绍仙女圈的形成原因、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进展。 一、仙女...

2015-2021年青藏高原地表臭氧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近期,信阳师范大学刘晓咏博士及其合作者基于青藏高原12个城市2015-2021年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KZ滤波将O3-8h原始序列分解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分量,并利用气象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定量地分离出气象和排...

中国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地域分异与地带性问题

中国大陆上南北环境的分异即暖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差异,是横贯我国中部的昆仑-秦岭构造系所造成的巨大环境效应,但它并不是所谓的南北分界线向两侧等幅扩展的结果,而是一个特别的地理过渡带——南北过渡带。相较于南北分界线而言,“南北过渡带”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刻画和体现南北过渡的地理复杂性。 在南北过渡带中即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