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竹席是怎么让人“背后一凉”的? 审核专家:夏晓飞 北京植物学会秘书长 参考文献: [1] 刘帅,吴舒辞,沈学杰. 毛竹导热系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31): 53–57. [2] 章南. 家家户户曾有的“麻将凉席”,怎么消失了?[EB/OL]. 壹读(《中国新闻周刊》旗下公众号), 2024...
最近爆火的“丑萌”Labubu,是怎么做出来的? 从多位明星的可爱包挂 到东南亚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一只长着尖牙、眼神狡黠的**“丑萌”小怪物** 拉布布(Labubu) 席卷全球 图片来源于社交平台 它让粉丝通宵排队 让隐藏款炒到百万天价 更让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市值飙涨 这个“硬脸软身”的Labubu是怎么做出来的? Labubu的“矛盾体质”:...
用了防窥膜后,男子散光激增100度,医生紧急提醒→ 为了保护隐私 很多人会选择在手机上贴防偷窥膜 然而近日 福建福州一男子因为视物模糊 前往医院就诊 检查发现 其散光度数在一个月内激增100度 追问病史发现 他的视力问题与使用防窥膜有关 防窥膜对眼睛的伤害有多大? 防偷窥的原理是什么? 一起来看↓↓↓ 01 防窥膜的原理是什么 防偷窥膜是利用光具有穿...
从岭南到长安,吃一口鲜味儿荔枝有多难? 近日,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唐代小吏李善德跨越千里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送到长安的“极限挑战”传奇故事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恰逢荔枝上市时节,弹幕满屏都是剥着荔枝看“荔枝”。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简单来说,如果不采取措施,采摘一天后,荔枝果皮就开始褐变,两三天后风味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震撼!中国那些“冷门”的世界遗产 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这个特别的节日,旨在营造保护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遗产保护意识。截至目前,中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40项、自然遗产15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其中一些人们是非常熟悉的,但也有很多鲜为人知。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些“最神...
引力弹弓是什么?有何神奇之处? 在《流浪地球》的设定中,人类为了能够移动地球,在地面上安装了万台超级核聚变发动机,每座高1.1万米,总共能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严格来讲,力的单位要用牛顿,换算一下,大约是150亿亿牛顿。 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大约6亿亿亿千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很容易计算出发动机推动地球的加速度,大约等于0.0...
半个冰西瓜引发急性肠炎?夏季吃瓜这些要点要牢记→ 老李因为吃了半个隔夜冰西瓜,腹痛腹泻不止,甚至双腿发软,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原来,他前一天买的西瓜没吃完,直接放进冰箱,第二天拿出来吃了一半又放回去,下午再吃时虽然削掉了表层,但还是中招了——医生诊断他为急性肠炎。 老李的情况并非个例,夏季因食用冰镇西瓜不当导致肠胃问题的患者不在少数。为什么看似新鲜...
夏天也会“冻死人”!户外运动需警惕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夏日到来,户外活动正当时,尤其是徒步、登山、水上运动或露营,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但人们往往只关注防晒和中暑,却容易忽视另一种极端情况——失温。 炎炎夏日竟然也会失温?失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夏天失温是什么造成的? TOP 01失温是怎么回事?...
史前“尼斯湖水怪”身份揭晓!科学家确认白垩纪海洋新霸主 珊氏特拉斯克龙(Traskasaura sandrae)狩猎菊石猎物的艺术家印象图。 Robert O. Clark(图片来源:live science) 你想象过尼斯湖水怪的真实模样吗? 在古生物学家的世界里,有一种史前海洋巨兽与它外形相似,其身份之谜在困扰了科学界数十年后,终于被揭开了。 最近,...
数字素养月|@耕地:请查收您的气候“身份证”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粮食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耕地气候身份证”制度引发广泛关注,为每块耕地建立专属气候档案,让农业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图片来源:新华网 01 耕地气候“身份证”,是怎样一张“证”? 耕地气候身份证是依托卫星遥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每块耕地建立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