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海油王震,能源地缘政治焦点转向关键金属矿产资源

访客 2025-11-01 15:02:02 66934 抢沙发
中海油王震指出,能源地缘政治的焦点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将不再局限于油气资源,而是转向关键金属矿产资源,这一转变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体现了对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重新认识,这一变化将对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能源地缘政治的焦点将从油气资源转移至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在10月31日举行的2025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表示,全球供应链的推动因素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除了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消退、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思潮兴起、地缘政治环境发生恶化、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国家间竞争格局、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共识之外,能源转型成为加速全球供应链重塑的重要力量。

具体而言,首先,传统制造业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新兴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度依赖绿色高效的能源成本优势,能源转型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能源转型催生出新能源产业链,相比于传统能源行业,新能源产业更加依赖装备制造能力,能源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采矿业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转变;能源转型还重塑了地缘政治格局,新一轮的能源转型依赖锂、钴、镍、稀土等关键矿产。

王震说,目前各国在围绕能源转型进行政治经济博弈。在贸易格局方面,发达国家将关键产业链与盟友间的可再生能源供给挂钩,加速贸易格局改变;贸易政策方面,欧美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形成以“碳关税”“本地含量”为名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迫使企业调整全球生产布局以符合不同市场规则;在投资流向方面,各国围绕关键矿产,争相构建“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国际投资格局加速演变。

中海油王震,能源地缘政治焦点转向关键金属矿产资源

王震认为,能源转型正在加速重塑全球供应链

中国如何应对上述趋势?

“能源独立不是闭关锁国,能源合作也不是加深依赖。我们既立足国内资源禀赋走中国式的能源发展道路,也要让技术和资源同步走出去、引进来,将能源资源紧紧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让能源成为推进新一轮全球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他说,中国应在能源转型与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坚持国际化发展。

王震认为,中央企业应当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遇,主动布局全球市场,优化海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能源企业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改造提升煤炭、油气等传统产业,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CCUS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氢能、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实现产业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twujin.com/news/917.html发布于 2025-11-01 15:02:0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金融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693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