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董事长怒批汽车快消品化,强调安全与耐用性是汽车核心价值
岚图董事长批评汽车“快消品化”趋势,强调汽车安全及耐用性至关重要,他认为,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首要任务是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而非追求短暂的热度和快速的销售,董事长指出,汽车的本质是耐用消费品,其核心价值在于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他呼吁行业回归初心,注重汽车质量和持久性,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长远利益。
“汽车,从来不是快消品。”10月15日,岚图汽车董事长卢放突然连发两条微博谈造车。卢放认为,汽车首先是一种交通工具,关乎用户安全与公共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同时也是一件高价值的耐用消费品,凝结着家庭投入与长期期待,关乎每位用户的切身利益。
“如今,智能汽车带来了更便捷的体验,但真正的‘智能’,应让车辆更安全、更可靠、更耐用。因为一切技术创新的终点,都应是守护人的安全与生活的品质。我们不应本末倒置,更不应被追逐新潮、快速迭代的电子快消思维带偏方向。”卢放强调。
这不是卢放第一次提出“车不是快消品”这个观点。在今年7月份,卢放就曾发长微博谈过这一问题,在10月15日当天卢放还转发了这条长微博。在这条微博中,卢放指出,在消费升级、技术迭代和金融方案普及的推动下,汽车行业正呈现出明显的“快消品化”趋势:新车迭代速度加快,营销方式愈发多元,消费心态也在发生转变,换车周期缩短至3-5年。
卢放认为,消费者对“新”的追求无可厚非,岚图也积极拥抱这一趋势,用更快的节奏满足用户需求,但是真正的创新不止是“快”,汽车的核心价值在于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耐用性。卢放表示:“车与用户是‘长期伙伴’,要一起共度几年风雨,要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如泰山,守护用户安全,绝非即用即抛、用完即止。”
在其看来,即使用户换车频率加快,安全、耐用、可靠,依然是首位;即便车变成作为二手车流通,依然是一个有多次使用价值的耐用消费品。“这个用户不用这个车了,还有下一个用户要用这个车。所以,车不可能成为快消品,造车永远要符合‘车规级’标准,而不是快消品的‘消费级’标准。”卢放说道。
除了“车不是快消品”外,在10月15日一早的微博中,卢放还提出,造车是一场考验时间和经验的马拉松,真正的竞争壁垒,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底盘调校的默契、安全系统的冗余、可靠性的千锤百炼。
卢放强调,这里面的每个细节都无法速成,只能依靠长期数据积淀、持续迭代优化,以及一遍又一遍的实际验证。“久而久之,深厚的制造经验和经验传承,会内化成一种造车的准则:对品质、安全与驾乘的深刻敬畏与精准把握。这是需要时间铸就的行业门槛,也是所有参与者必须尊重的客观规律!”卢放说道。
尽管卢放在发言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小米,但这两段发言还是被认为是在“隔空喊话”小米。近日,因为SU7成都高速事故发生后,后车门无法打开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外界认为,这与小米外门把手设计中,仅有电控开门方式,没有保留机械式开门方式有关。因此,小米SU7门把手被网友指存在设计缺陷。截至目前,小米方面暂时还未就此做出回复。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twujin.com/news/751.html发布于 2025-10-17 15:03: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金融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